首页 >

[麈尾杂谈] 佛寺

66人





佛寺


 佛寺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佛教建筑也相应地获得了不断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佛寺。

佛寺是佛教僧众供佛和聚居修行的处所,与古代印度的“僧伽蓝摩”同义。“僧伽”意为僧众,“蓝摩”意为园,二者合在一起即僧众所居的园林。“僧伽蓝摩”又分为精舍和支提两种,其中精舍的形制一般都是佛塔或佛殿居中,僧房环绕四周。“僧伽蓝摩”也有译成“伽蓝”或“僧伽蓝”的。

佛寺建筑从佛教传入开始一直发展到近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即是佛教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佛寺建筑不断摆脱印度建筑影响而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古代佛寺建筑无论是在单体建筑的形式上,还是在群体建筑的组合布局上,都具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并体现出一定的时代风格。

就单体建筑形式来看,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梁柱交错、斗拱支撑、人字形两面坡屋顶、上铺青瓦、琉璃瓦或鎏金铜瓦等特点,几乎被佛寺建筑完全地继承下来。——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点,如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梁柱交错、斗拱支撑、人字形两面坡屋顶、上铺青瓦、琉璃瓦或鎏金铜瓦等,几乎被佛寺建筑完全地继承下来。仅就房屋的房顶而言,屋顶的样式是中国古代房屋建筑的精华所在,是古代建筑的“脸面”,主要建筑形式有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不但每一种都有标准的制作手法,也有严格的等级观念。四种屋顶样式也充分反映到佛寺的建筑中来,并且庑殿式和歇山式也只能用在较高级的佛殿。

就佛寺的布局来看,中国佛寺最早采取的是廊院式布局,这是一种受印度僧伽蓝摩形式的影响,并结合中国传统构图习惯而形成的一种布局方式,即在每一佛殿或佛塔的四周以廊屋围绕,形成独立的院落。大的寺院可以由许多廊院组成,每一个院落都可根据其内容加以标名。如观音院、弥陀院等。这种廊院式布局的最大特点在于塔居于佛寺的主导地位,成为人们礼拜的对象。


  



 “伽蓝七堂”


进入南北朝时期,由于“舍宅为寺”之风大盛,一些皇亲国戚、达官巨贾甚至皇帝献出自己的宅第、王府以至行宫御苑作为寺院,使佛教寺院的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以佛塔为主的佛寺逐渐被以佛殿为主的佛寺所取代。于是隋唐以后,中国佛寺的布局开始形成以佛殿为中心的纵轴式院落布局。这种新型的寺院布局,通常是将各主要殿堂布置在一条纵轴线上,每个殿堂前方左右各建一座配殿,形成三合或四合院落,这种佛寺布局的典型代表就是唐、宋以后禅宗所提倡的“伽蓝七堂”。所谓“伽蓝七堂”是指七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通常包括山门、佛殿、讲堂、方丈、食堂、浴室、东司(厕所)。其布局情况是:在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等正殿,在正殿的左右对称地分布有伽蓝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配殿,大的寺院还建有钟鼓楼。而僧房、香积厨、斋堂等生活区则大多居于中轴线的左侧(东部),外事活动场所如接待四方来客的禅堂则居于中轴线右侧(西部)。



山门,实际是三门的另一种写法,为佛寺的大门,一般为三门并峙,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即使是只开一个门,也称山门。山门是僧俗两界的分界线,也是达到佛家所谓的涅槃境界必须通过的门径。山门前左右对称塑有两个手持金刚降魔杵的金刚力士,为守护佛法的护法神。天王殿是进入山门后的第一重大殿,多为单檐歇山式顶,殿中供大肚弥勒佛,其背后为韦驮,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大雄宝殿是佛寺的正殿,俗称大殿,是供奉佛的地方,多为重檐歇山式项。“大雄”指释迦佛就像大勇士一样,一切无畏,并有神力能降伏群魔。大雄宝殿中供奉的主要佛像称为主尊,一般有一尊、三尊、五尊、七尊四种,前两种最为常见。大雄宝殿内附属塑像通常还有十八罗汉、三大士或海岛观音等。大雄宝殿的东配殿一般是伽蓝殿,中央供波斯匿王、左为祇多太子、右为给孤独长者,以纪念他们护持佛法的功德,西配殿为祖师殿,正中供禅宗始祖达摩、左为六祖慧能、右为慧能的三传弟子百丈禅师。法堂又叫方丈室,是方丈讲经说法和接持施主的地方。藏经楼则多设在法堂的上面。

一般说来佛寺中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这些建筑是必须有的,其它建筑则可以省略。这种深合中国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布局形制,一直是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主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佛寺建筑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翻版。明清时期,在藏传佛教盛行的西藏地区还出现了一种自由式布局,即没有明显的主轴线,根据地形自由地安排寺院的各种建筑,在不均衡中求对称,于变化中求协调。一般一座寺院按功能的不同又可划分为措钦、扎仓、康村、拉让、拉康、辩经坛等6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