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书简介]詹石窗:经学与儒道思想研究(上、下卷)

作者:詹石窗

发表时间:2020-12-24

572人




书名:经学与儒道思想研究(上、下卷)

作者:詹石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版次:2020年8月第1版

页数:1085

ISBN:978-7-01-022423-7

微信图片_20201224101422.jpg

作者简介

詹石窗,1954年生,厦门市人,哲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委员会主席、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国家"十三五"规划文化重大工程《中华续道藏》首席专家、执行主编,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汤用彤国学院名誉院长,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宗教学研究》主编等职。

个人专著有《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道教文化十五讲》等,主编《中国道教通史》(五卷本)、《百年道学精华集成》(50册)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朱熹与〈周易〉先天学关系考论》等学术论文300多篇。两部著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一部著作入选"中华学术著作外译"项目。

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百年道教研究与创新工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道学精华集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等课题10多项。先后获省部级奖15项。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从近40年公开发表的系列学术论文中精选出80篇文章组成的论文集,分为上、下卷,共分为六大部分内容:

“儒道渊源与思想综论”,侧重于探讨儒道文化渊源,综合考察儒道的一些思想特点;

“易学与道教思想建构”,以基本概念、信仰特点、修行要领为切入点,考察易学与道家道教思想建构的关系;

“道门人物与经典的易学内蕴”,就具体的道教经典、人物生平事迹、著述考察易学思想的影响;

“大道哲学与养生研究”,论述道家与道教哲学的内涵、特点,考察道家道教养生文化的思想底蕴;

“儒家学派与经学思想”,选择儒家学派中一些人物著述,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经学思想或受到经学影响的情况;

“道教文艺与审美境界”,从审美角度,审视道教人物在诗词、曲艺、小说、戏剧等方面的创作,分析其思想表征与艺术特点。


目录

上卷

儒道渊源与思想综论

八卦起源新探 1

伏羲氏与《周易》的“平安”精神考论 14

老子对祭祀文化的哲学升华 24

儒道德治精神与圣功法门 40

儒家经学与佛道关系论 50

“内圣外王”的道家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74

关于儒教的几个问题 84

青乌、道教与生殖崇拜论 94

火与灶神形象嬗变论 103

道教生态安全意识发微 119

道教生命伦理与现代社会 135

道教人格完善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151

道教和谐观与人类整体生存 172

道教艺术的符号象征 180

道教符号刍议 194

关于生命道教的几点思考 206


易学与道教思想建构

道家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探究——简论老子思想与易学之关系 221

易学与道教文化的融通关系略论 239

以易解道:古老文化殿堂的巧妙建构 250

论易学义理派对道教的影响 266

论道教神仙形象的符号功能及其与易学的关系 279

太上老君形象与易学的关系 290

“十洲构想”与易学 300

道教灯仪与易学关系考论 307

论易学象数对科仪语言的隐性影响 328

道教摄生法门与易学关系考释 338

心法与《易》学 344

全真道的内丹养生说与易学关系略论 355


道门人物与经典的易学内蕴

早期道典《太平经》易学思想考 369

灵棋课法的由来及其符号解读 380

试论《参同契》对“纳甲法”的应用 395

《黄庭经》的由来及其与易学的关系 407

论《阴符经》对《周易》原理的继承与发挥 415

遁甲之学符箓化 425

陈抟《无极图》的符号养生内涵 438

张伯端《悟真篇》的易学象数符号意蕴 447

龙眉子的还丹理论与《周易》关系考 456

正传别传二重化——俞琰《易》说浅析 461

李道纯易学思想考论 473

吕子《易说》问世时代与思想考论 487



下卷

大道哲学与养生研究

道家人文医疗及其现代意义 507

老子《道德经》的宏观医疗精神发秘 521

《道德经音诵》的缘起、旨趣与文化养生述论 527

兵家与医家的思想融通及对道教的影响 542

道教“三大形态”与修持“五字真言” 556

论我命在我的道教养生精神——对一种生命自我控制模式的分析 567

道教文化养生及其现代价值 578

明堂思想与道教符号养生 590

文昌信仰与孝道传播及其社会疗治 615

“禹步致灵”与养生健身 636

钟吕道派的金丹养生思想 643

玄武与传统丹道思想 663  

论净明道的身心健康思想 677

宁全真科仪著述与医学养生 690

浮游守规中――虚白子“规中”丹诀的符号养生旨趣 699

郑北窓内丹思想考论 718


儒家学派与经学思想

《诗经》在孟子哲学建构中的作用 737

诚明中和的人格完善——儒道思想交涉的一个领域考察 747

詹敦仁的经学思想考论 755

刘牧《易数钩引图》略论 774

杨时易学思想考论 782

邵雍的“皇极经世”学及其历史影响 795

朱熹与《周易》先天学关系考论 810

试析朱熹对太谷学派生命哲学思想的影响 842

论太谷学派对道教生命思想的融通 851

蔡清易学思想考论 866

李光地与《易》学 878


道教文艺与审美境界

金丹派南宗诗词论要 891

所南砺志寄醉乡——论郑思肖诗歌的道教意蕴与艺术境界 932

赤城别有思仙梦——张雨诗歌的道教文化内涵及其艺术旨趣 943

张三丰诗词的道教本色 952

刘一明诗歌的道教内涵及其审美旨趣 963

道教小说略论 978

南宋金元笔记小说的道教内涵与审美情趣 1000

简论道教对传统戏剧的影响 1013

元代道教戏剧的象征性 1027

论元代道教戏剧的两个艺术特征 1036

明代神仙道化剧考论 1054

道情考论 1072


后记 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