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书简介]佛所王土:中古中国佛教地理研究

作者:李智君

发表时间:2023-12-31

338人




说明

本文谨供参考,购书请到线下书店或相关网站。

佛所王土:中古中国佛教地理研究.jpg

出版信息

书名:佛所王土:中古中国佛教地理研究

作者:李智君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11月 第一版

ISBN9787573207005

 

作者简介

    李智君,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地理学、海洋地理学和佛教地理学研究,著作有《关山迢递:河陇历史文化地理研究》《风下之海:明清中国闽南海洋地理研究》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历史地理研究著作,系统地研究佛教对于古代中国知识界在本土地理及域外地理的认知方面的影响过程和地理知识建构过程,是佛教地理学研究的基础论题。本书稿以汉唐佛教对中国佛教地理格局的影响与建构过程为中心,力求考证佛教地理知识的来源、地理空间结构系统的特征,以及整合中国空间的方法,理清佛教传播地理格局的建构过程,以及对社区宗教景观形成的影响,并尝试建立佛教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目录

导论 对神圣空间的向往

第一章 佛所王土的地理性——以中古西域求法高僧的空间认知为例

一、佛教宇宙秩序的地理性

二、佛祖身体的地理性

三、佛教空间分布的地理性

四、求法僧侣空间认知行为的特点

第二章 汉梦通神——梦在佛教早期东传中的媒介作用

一、引言

二、沟通宗教与政治之梦

三、拓展神圣空间之梦

四、成就高僧觉悟之梦

五、结论

第三章 从西域到中原——鸠摩罗什入华之旅的空间行为分析

一、鸠摩罗什为何离开龟兹国

二、谁制约了罗什在后凉的作为

三、谁主导了后秦长安译场

四、结论

第四章 从河西到平城——汉晋河西地缘政治与汉译佛经中心转移

一、引言

二、以敦煌为中心的时代

三、以姑臧为中心的时代

四、地缘政治与河西汉译中心的变迁

五、小结

第五章 从凉州到江南——五凉禅法转移保存於东晋南朝说

一、引言

二、凉州禅法的译介与修习

三、东晋南北朝时期凉州禅法的外播

四、促使凉州禅法南播的原因分析

五、小结

第六章 天竺与中土:何为天地之中央——唐代僧人运用佛教空间结构系统整合中土空间的方法研究

一、引言

二、僧侣运用佛教空间结构系统整合中土空间的方法

三、“天地之中央”认同的个人因素与社会背景

四、结论

第七章 佛现与法灭——三至九世纪于阗佛教信仰空间的生产

一、引言

二、佛现于阗的空间生产

三、于阗法灭的空间生产

四、结论

第八章 中西僧侣建构中土清凉圣地的方法研究——以初唐五台山文殊道场形成的空间分析为例

一、引言

二、宏观尺度:文殊介入五台山的佛典建构

三、中观尺度:圣地空间结构的神圣性建构

四、微观尺度:圣地空间地点的神圣性建构

五、结论

第九章 北魏佛教对洛阳都城景观的时空控制——以景观高度演替和时间节律变化为例

一、引言

二、佛教对洛阳景观的时空控制

三、佛教得以彻底控制洛阳景观的内在原因

四、结论

第十章 结论:从认知东传到整合生产——中古佛教中国化的空间建构

一、空间认知

二、空间传播

三、空间整合

四、空间生产

附录 溪流犹带读书声——儒家圣地武夷山景观意象研究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和材料

三、武夷山景观意象的时空分析

四、结论

主要征引文献